2018年11月1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向获得2018年度中国电力科技奖的获奖者颁发了奖励证书。2018年度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唯一一项一等奖,颁发给了华中分部柳焕章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中国电科院联合攻关团队的研究成果“基于电压平面的线路过负荷与故障识别技术”,柳焕章劳模作为成果第一完成人上台领奖。
国际上多次发生线路过负荷引发电网大停电事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稳定,造成巨大损失,如何有效区分线路过负荷和故障成为世界电力行业公认的难题。在我国,随着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快速发展,潮流大范围转移成为常态,电网因线路过负荷误动引发大停电事故的风险显著提高。
联合攻关团队提出的“基于电压平面的线路过负荷与故障识别技术”,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放弃常用的阻抗平面,开创性地从电压平面新视角提出线路过负荷与故障识别全新原理,有效解决了线路过负荷误判为故障引发大停电事故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
项目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兼顾线路过负荷时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同时,事故过负荷、正常过负荷识别准确率达到100%,线路经过渡电阻接地故障识别能力提高了5倍。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湖北省科技厅等单位组织的项目鉴定中,杨奇逊、王锡凡、程时杰等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评价:“项目提出的理论方法属于国际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解决困扰了继电保护专业多年的世界性难题”。
目前,项目成果写入我国相关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成为国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的生产依据,2014年以来在全国220kV及以上电网大规模推广应用,并逐步出口5大洲9个国家,有效提升我国电力科研、电力装备在国际的影响力。